在困苦中强化责任心

众多事例表明:让孩子品尝苦味,有助孩子责任心的强大。

这是一位台湾作者笔下的台湾青年生存现状:

最近有一篇新闻报导指出,有大陆的大学毕业生,因为5年找不到工作,为了生计,只好做民工,一气之下,还烧掉了毕业证书。还有学生看到这段影片后,在网路上回应:“别说四千元,现在谁给我一千五百元,只要包吃包住,我马上去!”

看看我们所在的台湾,其实,也有愈来愈多大学毕业即失业的例子。然而从很多数据上显示,失业的孩子不完全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严格来说,很多都是因为孩子找不到“如自己预期的工作”,或是“薪水够高的工作”,这样的结果,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的孩子选择延毕、继续念研究所,或宁愿待在家里当米虫,也不愿意投入企业工作的困境。

六月,正是大学毕业的旺季,为了不让孩子毕业即失业,当我们的孩子要走出社会和别人竞争前,我们是否应该先检视一下,孩子具备了哪些能力?除了在学校得到的专业技能,孩子的挫折忍受力、工作的持续力与耐力、挑战自己的能力,是不是都具备了呢?

台湾大多数的父母都是苦过来的,但是,他们宁愿苦自己,省吃俭用,却不愿意让孩子受苦,我听说很多朋友的孩子,一个月甚至有超过一万元的零用钱,有的孩子大学毕业后,住在家里3年了,爸爸妈妈也不会逼他,仔细想想,这样怎么能帮助孩子自立成长呢?

其实,这位作者所描述的状况,何尝不存在我们的身边呢?!家长舍不得孩子吃苦,结果导致孩子害怕吃苦、不能吃苦。一个害怕吃苦的孩子怎么会有责任心呢?

知心姐姐卢勤说过:“吃苦”是一种心理承受力。是的,人在艰苦的环境中,战胜的不是环境,而是自己。“逼”着孩子去“吃苦”,孩子即使不乐意,但责任心会获得锻炼;加上他们心里明白,家长逼他们去“吃苦”,是家长对自己平时怕苦的一种惩罚,于是更加强化了自己的吃苦意识。

自然,家长让孩子吃苦,应该融入到日常生活中。对孩子不要太溺爱,让他吃点苦,受点折腾;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学习上,给孩子安排一定的自理任务,孩子能做的,家长绝不要包办代替。

曾被评为“全国十佳少先队员”、后考入北京大学的黄思路,从小就受到了妈妈的挫折教育。

黄思路的妈妈常常给黄思路讲安徒生童话中《豌豆公主》的故事——

一个公主迷路了,走进一个邻国的城堡。邻国的皇宫里没人相信她是公主。为了验证她到底是不是一个真正的公主,在为她铺床时,皇太后在7层厚厚的床垫子下面放了一粒豌豆。第二天早上起来,公主抱怨说:“是什么东西硌得我整整一夜都没睡好,浑身都痛死了。”于是,所有的人都肯定,面前的这个女孩,是一个真正的公主。

讲完故事,妈妈问黄思路:“你想做这样的公主吗?你看她一辈子都只能生活在皇宫里,再好的生活都不能让她满足,整天吃不香、睡不着,多痛苦呀!”

黄思路的妈妈还说过这样一件事:

“家里装空调时,没装在女儿的卧室,她委屈得哭了,说是夏天练琴太热,需要空调,她班上学钢琴的同学自己的房间都有空调。我觉得她说的有一定道理,就把钢琴搬到有空调的房间,解决了练琴的问题。但她的卧室依然是全家最闷热的房间。她的思想还没通,那天晚上,我就在她床头放了一本《安徒生童话》,把书签夹在《豌豆公主》那一页。第二天,她不再提起这件事了。4年后,我们再次搬家时,家里已经有了3台空调。‘4个房间3个空调,全给你们用吧,我有个电风扇就行了。’女儿说,‘钢琴也搬到我自己的屋里吧,我不要当豌豆公主。’现在,女儿在大学里,觉睡得很香,休息得很好。而去年我听说南京有个大学新生,到学校报到后,就是因为没有空调,几天后忍无可忍,气得跳楼自杀了。”

“嚼得菜根,百事可做。”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家长们应该“狠”下心来,鼓励孩子从小树立不怕吃苦、敢于吃苦的信念,让孩子经受更多的锻炼。

具体来说,让孩子吃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家长应该督促孩子多做些家务,特别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尽量让孩子自己去做。比如,洗脸、穿衣、穿鞋、整理图书玩具、打扫房间等,这样既能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又能锻炼其生活自理能力。

第二,有意给孩子设置困难和障碍。家长在给孩子设置困难和障碍时,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设置障碍的困难程度须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克服的。例如,孩子拿不到他想要的物品,家长不要马上拿给他,而要让孩子通过自己动脑思考,想出办法,拿到物品。

第三,培养孩子的抗挫能力。家长在平常跟孩子玩游戏时,不能光是挖空心思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应学日本、瑞士的家长,千方百计地对孩子进行“吃苦教育”:带孩子登山、野营,让孩子自己动手捡柴火、备食物,定期让孩子到艰苦的地方生活,锻炼其生活自理、独立的本领,培养其挑战困难与挫折的能力。

当然,让孩子吃点苦还应注意技巧。常听到一些家长一本正经地对孩子说:“今天,我就要让你尝尝吃苦的味道。”其实,这种吃苦教育是没有意义的,正确的做法是要在孩子玩得最高兴的时候,或者在日常生活中,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同时,吃苦教育不可过分,应该是在孩子可以承受的范围内进行。对于家长来说,一方面不能表现出心疼和不高兴,另一方面也不能后悔自己的行为。

做诚实守信的“小大人”

曾有媒体在企业经理人员中做过一次问卷调查,题目有两个:一是“你最愿意结交什么样的人”;二是“你最不愿意结交什么样的人”。调查结果是:在“最愿意结交”的人中,“正直诚信的人”排在了第一位;在“最不愿结交”的人中,“不守信的人”排在了第一位。可见,“诚信”是主事之根、为人之本。

正所谓“人无信不立,企业无信不长”。重诺言、守信用不仅体现着相互信任的品质,而且体现着道德的教养。

当今社会,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已经成为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我们的孩子能从小养成守信用的好习惯,必定能为自己的人生铺垫更加平坦的道路,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孩子做到信守承诺呢?

第一,家长应对孩子讲诚信。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随意对孩子许诺,在向孩子许诺之前一定要三思,不能言而无信,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允诺给孩子什么,就要努力兑现。

曾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有一次,他的妻子要出门,儿子要跟着一起去。她觉得孩子跟着很不方便,想让孩子留在家里,于是对儿子说:“好儿子,你别哭,你在家里等着,妈妈回来杀猪给你炖肉吃。”儿子听说有肉吃,就答应留在家里。曾子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当曾子的妻子回到家时,看到曾子正在磨刀。就问曾子磨刀做什么。曾子说:“杀猪给儿子炖肉吃。”妻子说:“那只是说说哄孩子高兴的。怎么能当真呢?”

曾子语重心长地对妻子说:“你要知道,孩子是欺骗不得的。如果家长说话不算数,孩子长大后就不会讲信用。”于是。曾子与妻子一起把猪杀了,给儿子做了香喷喷的炖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妈妈这样警告孩子:“如果你再撒谎,我就用针把你的嘴缝起来。”但有人问这位母亲:“如果孩子真的撒谎了。你真会缝上他的嘴吗?”显然,这位妈妈对孩子说的话本身就是不现实的,用这种方式来教导孩子不要撒谎是非常不可取的。

要想孩子养成守信的品质,妈妈首先要做到言行一致。如果妈妈言行不一,不履行承诺,孩子就会受到暗示,跟着模仿。例如,妈妈如果答应了孩子星期天带他到公园去玩,就一定要去。如果兑现不了,应及时给孩子解释,向孩子道歉,并作自我批评,让孩子从内心理解和原谅家长,事后家长应设法兑现自己的承诺。

第二,培养孩子树立诚信观。孩子的思想是单纯的,家长要给他树立一种诚信为人的观念。教育他与小伙伴交往要真心,对老师、家长不说假话,作业不抄袭,考试不作弊,对待他人要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答应别人的事情就要做到,做不到就要道歉,接受惩罚。

第三,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家长尊重信任孩子,孩子才会反过来更加尊重、信任家长,信任家长的孩子是不会说谎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家长:他们要求孩子吃完饭在房间里学习半小时,结果却每隔五分钟进去看一下孩子是否在偷懒;他们要求孩子去买件东西,也总担心孩子把多余的钱买零食吃。家长们的这些行为,往往导致孩子用撒谎来对抗,而家长们却认为自己的怀疑是有根据的,这就更加滋长了孩子的不诚信行为。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注意对孩子的信任,他认为,信任可以培养孩子的诚信。

有一次,马卡连柯派一个曾经是小偷的学生去几十里外取一笔数额不少的钱。这位学生由于曾经是小偷,在同学的眼中被视为另类,没人与他来往,他非常渴望得到信任。

接到马卡连柯的任务后,这位学生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他问马卡连柯:“校长,如果我取了钱不回来了,你会怎么办呀?”马卡连柯平静地回答:“这怎么可能?我相信你是一个诚实的孩子,快去吧!”当这位学生把钱交给马卡连柯的时候,他要求马卡连柯再数一遍。马卡连柯却说:“你数过了就行。”于是,随手把钱扔进了抽屉。

事后,这位学生是这样描述自己的心情的:“当我带着钱在路上,一路上我在想,要是有人来袭击我,哪怕有十个人,或者更多,我也会像狼一样扑上去,用牙咬他们、撕他们,除非他们把我杀死!”

瞧,马卡连柯就是运用信任的方法培养了这位学生诚信的行为。作为家长的你,也应给孩子多些信任。

第四,通过实例让孩子明白诚信的重要性。进行诚信品质教育,家长需要借助实例、故事的形式讲给孩子听,让孩子明白诚信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诚信会带来什么恶果,诚信会有什么收获。

在美国华盛顿州塔科马市,10岁的汉森正在与小朋友在家门口的空地上玩棒球。一不小心,汉森将球掷到了邻居的汽车上,把车窗玻璃打坏了。

其他小朋友见闯了祸,都吓得逃回了家。汉森果呆地站立了一会儿,决定亲自登门承认错误。刚搬来的邻居原谅了汉森,但还是将这件事告诉了汉森的家长。当晚,汉森向父亲表示,他愿意将替人送报纸储蓄起来的钱赔偿邻居的损失。

第二天,汉森在父亲的陪同下,又一次去敲邻居家的门,表示自己愿意赔偿。邻居听了汉森的话,笑着说:“好吧,你如此诚信,又愿意承担责任,我不但不怪罪于你,而且从心里佩服你,希望你经常到我家里来玩,我喜欢诚信的孩子。

由此可见,诚信的孩子有好报。如果你的孩子付出诚信,他就会收获信赖;如果你的孩子付出虚伪,他就会得到欺骗。

第五,对孩子讲诚信的言行要及时表扬和鼓励。例如,孩子答应了要把自己心爱的玩具送给小伙伴,并且真的做到了,这时家长应给予表扬,而不要心疼玩具被孩子送人而斥责他。家长应鼓励孩子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做到说话算话、讲诚信的原则。

展开全部内容
友情链接